他的诗在新马成名,他在台办诗社的声名又远盛他的武侠小说,但内地对他的武侠小说,如痴如醉,颠倒众生,粉丝万千,他还兼为名专栏、影评、文评、散文、术数作家, 几乎所有文学的类型都有丰富成果,已成书八百余册,超过七国文字翻译本,兼作品改编电影、电视、连环图已逾40部,而他大半生遭遇,要比他的武侠小说更传奇,大起大落,每重振必奇情。

50年来最被低估的武侠小说——评说温瑞安的《侠少》


作者: 雾灯 

这几年,有太多武侠小说被导演和编剧魔改后搬上荧幕,冠以“金庸”、“古龙”的名字来给自己的“创作”骗取知名度,这对原作者来说显然是大不敬。因此我常幻想以后如果能成为导演,一定要挑几部优秀的武侠小说拍成电视剧,尽可能遵从原著。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侠少》便是我不得不拍的一部。


说《侠少》最被低估,倒不是说它是能达到《多情剑客无情剑》这种高度的神作,而是相比他的文学价值来说,它所遭受的待遇实在太不公平。这本书就像它的主角关贫贱一样,虽然能力超群、天赋绝伦却没几个人知道,一辈子被人欺辱、瞧不起,直到结局也没有扬名吐气过一回。

作者温瑞安就曾在后记中这样写道:

“侠少”在我作品中也最受冷落,除了新马报刊之外,它至今居然仍未发表,甚至是它让我尝到了第一次武侠小说也会被退稿的滋味。也因为如此,我知道“侠少”的寂寞,彼此都没有大怨,只有相依为命的感觉。原来当一个人在事业上遭逢意外的时候,他的创作成品也会因时“降格”,实在有关系香港前途与股市行情,相映成趣。

我在百度百科搜索这本书,不仅没有“侠少”的词条,连里面的主要人物也没有词条。

我在知乎搜索“侠少”,没有找到关于这本书的任何话题或文章。

我在一个群成员超过一千六百多人的武侠爱好者交流群里问大家有没有看过《侠少》,没有一个人听说过这本书。

我上某宝、某当等购书网站买这本书,发现已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它,连盗版都没有。我只好买了本二手,作为我对这件优秀的艺术品所能给的最后的尊重。

书的篇幅并不长,与温瑞安另一篇中篇《唐方一战》合在一起也不过是一本普通小说的厚度,看得快一两天便可看完。

小说讲述元朝时期,江湖上最有名的门派有十一个。这十一个门派就像今天的贵族学院一样,能进入其中的大多是富家公子哥。它们有一套成熟的教学系统应付考试,可保证最笨的学生也不至于太差,而像主角关贫贱这种太聪明的学生就难免被压制个性。

年轻人们加入这些门派学武的目的就像文人读书是为了参加科举一样,都是为了高官俸禄、功成名就。每年这些门派会挑选十几名年轻的学生下山闯荡,如果他们能闯出一番名堂,便能被一个叫“武学功术院”的官方机构所认定。一旦有了认定,便会被授予官职,前途无量。而最负盛名的那几位,他们的名字还能被刻在“振眉师墙”上——就好像读书人中了状元、探花、榜眼一样——成为万人敬仰的大人物,被授予“侠少”的称号。

关贫贱所在的青城派是十一大门派中最弱的一个。关贫贱出身寒微,跟一群富二代、官二代一起上学,自然是备受欺辱。但他踏实、勤奋,为师父师兄们当牛做马,所以有幸获得了下山的名额。

下山之后,这群被选中的学生却发现,其时天下太平,根本没有多少机会可以让他们行侠仗义。于是,他们计划乔装后去劫三家镖局合押的一次大镖,劫完再送回去,说是他们救来的。关贫贱耻于如此行径,没有和他们一起行动。他听说有个叫“飞云谱”的地方正闹山贼,那里的百姓被山上的一伙强盗折磨的苦不堪言。他决定只身前往“飞云谱”拯救那里的百姓……

虽然小说篇幅很短,格局却并也不小。表面上讲述的是年轻一代的少侠们如何为了“侠少”之名剑走偏锋,做出一些有驳人伦纲常的事。其实暗线剧情——老年一代的7位大侠年轻时也曾为了“侠少”之名行侠仗义,几十年后每个人的选择却有了天壤之别才是本书的重点。

前面我也提到《侠少》的文学水平与神作相比还是差点的,但仍不妨碍它的确是一部优秀的作品。那么它的文学水平究竟有多高呢?很多看过这本书的读者都喜欢拿它与金庸的《连城诀》并列,那我就通过对比这两本书来谈谈《侠少》的文学水平好了。

我认为,《侠少》的文学水平是远高于《连城诀》的。

《连城诀》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种抱怨。里面的人物就像纸人一般扁平,十分脸谱化,有一种只为了描写坏人而刻意去描写的感觉。豆瓣上就有人评价《连城诀》里除狄云外其他人都好像是同一个人似的,做着相同的事情,披着不同的外衣。坏人们的动机也很可笑——竟然都是为了抢一份传说中的、可能根本不存在的财宝而这般勾心斗角——明明他们中的一部分本身就已拥有了富可敌国的财富和很高的社会地位,却为了财宝可以跟别人耗上二三十年时间,实在是不合理。而且他们用的计谋也是漏洞百出,我至今都不明白凌退思活埋凌霜华的意义何在。

反观《侠少》,虽然温瑞安写这本书也是刚蒙冤出狱不久,是怀着悲愤的心情所写,但他并不像金庸那样只是消极的写一大堆坏人如何变着法的残害好人,像个小孩子一样抱怨“怎么社会上坏人这么多”。温瑞安把更多重点放在了讨论“人为什么会变坏”这一问题上,这是本书的最大亮点。

书里的很多人,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但他们做的却是坏事。有些是被欺骗而做,有些是被逼去做,有些是为了正义昧着良心去做,有些是为了适应大环境不得不做。包括书里最卑鄙的反派,在最后也爆发了人性的光辉。这些配角的塑造个个惊艳,大部分都只出场了很短一段时间,却能令人印象深刻:

有看上去人高马大、冲动鲁莽的牛重山,每次遇到正事时却会怂。

有看上去应该像岳不群一样伪君子的青城派掌门邵汉宵,伪君子却才是他的外衣。

还有阴谋家平一君,原来他做这些也是为了民族大义。

而最后的胜利者,却是前期最不起眼的那个人……那个人就像关贫贱的一面镜子,各方面都很相似,而他能成为胜利者,只因为他比关贫贱多了一样东西而已,一样很重要的东西。

狄云在书中被虐的很惨,但主要也是身体上的痛苦,惨也只是惨书中这几年时间,余生大部分时间他武功天下第一,和美少女水笙在雪谷中的小日子可是过得十分幸福的。反观关贫贱,遭受的却是心理上的折磨。他没有金庸主角那些好运气,没捡过秘籍,没遇到过世外高人传授武功,他的所有武功都是自己自创的。明明比别人强得多,却没人认可,被庸人们踩在脚下嘲笑。他数十年如一日与一群鄙视自己的老师同学一起生活,没有能说真心话的人。好不容易遇到几个真心欣赏他的朋友,谁知第二天就害死了他们。最后终于遇到真心相爱的女人,命运却再次将他推入深渊。

可能会有人骂我踩一捧一,但金庸小说中我第二喜爱的便是《连城诀》,只是客观评价下来,它与《侠少》确有一段差距。《连城诀》本来就只是金庸的一个测试品,之后的《笑傲江湖》才是“金庸暗黑系小说”的成品,所以《连城诀》写的有瑕疵也没什么可批判的,终归是瑕不掩瑜的。

《侠少》同样有瑕疵,也同样瑕不掩瑜。比如最后那场四英战boss的大战就过于俗套,且又臭又长,总共二十六章,这场大战就打了足足三章。结局也过分追求反转,大部分反转前面都没有进行过铺垫,让人觉得为反转而刻意反转,是一大败笔。即使本书篇幅已很短,但里面仍然有少部分章节过于啰嗦,如果能再精简20%就完美了。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本不该被埋没的好书。希望在有朝一日它能被某导演看中,拍成武侠剧,让受尽欺辱的关贫贱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原文发布于2019-04-24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评论 ( 9 )
热度 ( 7 )

© 温瑞安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