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诗在新马成名,他在台办诗社的声名又远盛他的武侠小说,但内地对他的武侠小说,如痴如醉,颠倒众生,粉丝万千,他还兼为名专栏、影评、文评、散文、术数作家, 几乎所有文学的类型都有丰富成果,已成书八百余册,超过七国文字翻译本,兼作品改编电影、电视、连环图已逾40部,而他大半生遭遇,要比他的武侠小说更传奇,大起大落,每重振必奇情。

       温派小编相片说明:大家看到照片,一定怀疑,誉满天下的温巨侠在做什么?为什么要“掐”住小盆友呢?小编话你知:那是因为温巨侠在亲身传授孩子们学习“反击术”啊。温巨侠喜欢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更知道寓教于乐的重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温巨侠以娱乐的方式,随时随地的教导孩子们成长。不过,温巨侠身边的这三位助理们的行为,小编也无法解读了,原因——你懂得^o^


浅谈温派电影改编 —— 苗博

原创 2016-09-14 苗博 苗博

       从素描温派群侠以来,我很长时间一直没有写关于温书的评论,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就是大家常说的, 关于温书的电影改编。

       现在刚刚下课,我突然有一些想法和思考, 写下来和大家探讨。

       我先来讲两个故事。

       温巨侠很像我喜欢的一位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他们都经历丰富,且饱受磨难。       他们在青年时代都立下伟大的志向,  他们都在讲现实, 他们都坚持用真名写作。       他们一生都有大量跨度广泛的作品,他们都有从商的经历, 他们都有未完成的作品……但法国读者似乎更宽容, 而在中国就成了“大坑”(后升级为巨坑)。        他们描绘的都是一个大的世界, 巴尔扎克力图真实的写出全面的法国阶层,不同于莫泊桑, 温瑞安描绘的是大的江湖 庙堂、世家…… 在古龙之后,打开了新的局面。        他们的作品都对后来的作者影响很深;       还有,你肯定想到了,  他们都喜欢喝咖啡,这恐怕世人皆知。 温巨侠号称一天一杯咖啡,就像他的感情描写,点到为止。   巴尔扎克更厉害, 号称没有咖啡就没有《人间喜剧》, 传说一生喝了不下三万杯咖啡,他嗜咖啡如命,  写到这,  我怎么想起古龙了。

       温巨侠对于中国通俗文学的地位等同于巴尔扎克对于法国文学的地位。

       最让我敬仰的不是上述这些可以被眼睛看到的,而是他们在艰苦磨难的环境中,仍不放弃写作,仍不息的战斗,这种精神,最值得敬佩。
 
 
 
       第一个故事,从巴尔扎克的雕像说起。 

       当大雕塑家罗丹快要雕塑好巴尔扎克的雕像时,   他的学生走了进来, 罗丹像他征求意见,    学生盯着巴尔扎克的手, 忍不住赞叹 :“这双手雕塑的实在太美了!”
     
       注意!接下来的事情!

       罗丹听后拿起锤子就砸掉了这双手。“我要雕塑的是巴尔扎克的灵魂,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他怕这双手过分突出而让人忽略了主要的部分。

         结果巴尔扎克像成了他一生的创作顶峰。


       我再来讲第二个故事。

       姜文导演,《阳光灿烂的日子》。 

       在电影原先的设定中,后面有一大段情节是主人公长大后的故事,姜文亲自来演,并且有许多他身边的哥们,还有中戏的同学客串演出。 到了后期剪辑阶段, 姜文看完了整部片子, 做了一个得罪人的决定,  把整段自己和同学的戏份几乎全剪掉了。    

       这可是他第一部导演的电影,许多身边的朋友同学热情的来出演,花费了很多精力,那部分的戏也非常精彩。   但他全剪掉了, 得罪了很多人,遭受了很多埋怨。

       结果换来的,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罗丹当然知道那只手雕塑的很漂亮,姜文当然知道那部分戏不错。     如果是二流的雕塑家,导演,一定会保留,   但卓越和优秀的差别有时候就在这里,  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观念。       他们要不是局部,而是一个整体。  他们看到当局部妨碍了整体, 敢于果断舍弃,  哪怕是已经非常完美,   这样做会遭受很多不理解 很多非议,  需要魄力,     到了一个层次之后,  艺术家,文学家,甚至是军事家,较量的更是勇气和胆略。    




       【 在我看来,想改编好温书, 更多需要的是理性思维的设计、取舍、布置、排列, 而不是感性上的二次创作。】   这句话就是我这篇文章想说的。
       

        不应该在原著的基础上,用小说的人物再去自己创造一些故事,电影的时间本就有限,  更何况温书本就是用电影语言来讲故事,画面感很强烈, 是一个”放“的状态, 改编时需要理性来梳理, 而不是在这个基础上更”放“, 那样就收不住了。

        的确,温巨侠的文字感染力不容置疑, 读温书之后能让人产生创作的欲望,有许多人读完之后一时手痒,提笔也想写一写。 但编剧不行, 改编温书绝对不可以这样。    电影《四大名捕》就是很好的案例,  在本就很”放“ 的故事里, 二次创作,结果就变成了大家都看到的样子。 


        许多温迷、读者最想看到的,是我们许多年前手捧着小说时,读到的那份情怀,热血,那种气势,那种感动,那一刻触动…… 
       

    许多人看了电影之后,说编剧乱改、乱编。  其实也不全是这样的,   你太高看编剧的权力了, 我从前也是这么想的。  后来我才明白, 在中国编剧哪有”乱改“的权力,   投资人、制片人、导演、明星…… 每个人的意见,编剧都得照办,  所以全部怪编剧,也有失公道。 要拍好温书,光靠一个好的编剧是不够的。


       谁来拍温书最理想呢, 除了他我想不出有第二个人更能拍出温书的精髓。




         答案,是温巨侠本人。

         近年来,有许多作家出手导演电影大获成功的例子。 因为每个作者本身在写故事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导演,设计不同人物的悲欢离合、生死离别。只有作者最了解自己的世界,只有他本人最能表达出小说的气息。


          如果他亲自出手,来制定战略和方向, 编剧再沿着路线来设定战术、细节、台词、过场,电影的效果会截然不同。  但他事务繁多,无法亲自出山, 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



        改编温书,熟读之后,接下来编剧应是理性和冷静的, 将书中的冲突理性的排列, 层叠, 在什么地方营造氛围、堆积情绪, 在什么地方释放, 让人震撼。   编剧扮演的应该是一个讲故事而不是编故事的角色,将小说的故事更好的讲出来,而不是拿着小说的人物编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设计,从哪里切入,可以让电影更有力量, 又不失去娱乐的价值, 怎样巧妙的表达出小说中让人猜不到接下来发生什么的感觉,让观众很期待的想看下去, 将原著的情怀集中在几个点,”碰“的一下释放给观众, 让大家坐在影院内一起哭,一起笑,一同震撼。  

         是要将故事用电影的方式最巧妙的讲给观众, 而不应是自己在加工创造一个新的故事来。          

         要舍,不能贪多,   比如四大名捕原著中四人一起出场的场面其实并不多, 当四人齐聚,我们潜意识中就知道一定是要有精彩的对决出现了,   而电影中… 

        不写这些细节了, 这些很多人在写,比如夜依稀就写的很好,他比我分析的透彻。     

 
            中秋将至, 祝温巨侠、自成一派的兄长, 大江南北的温派兄弟,五湖四海的神州弟子  中秋快乐!心想事成!


2016.9.14 苗博  写于北京

评论 ( 119 )
热度 ( 67 )

© 温瑞安 | Powered by LOFTER